您的位置:首页 >童创学子>详细内容

童创学子

这节课很有 光
——走进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新能源课堂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16 22:16:08 浏览次数: 【字体:

  “什么是光?”

  “光就是太阳,能让我们看到世界的东西。”

  “除了用来看,光还能用来做什么?”

  “可以用来发电,我们学校楼顶就铺设了很多光伏发电板,学校里用的都是光伏发电呢!”

  此时,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的报告厅里坐满了四年级的小谷粒们,一说到“光伏发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骄傲和自豪。

  “没错,太阳能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清洁能源之一,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比起传统的发电方式更加节能环保,能够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贡献一份力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能源。”

  随着小谷粒们热情的掌声,一场关于新能源的科普大讲堂拉开了帷幕。来自江苏苏美达能源公司的授课志愿者杨文聪老师为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有关新能源的前沿科技盛宴,围绕“双碳”与学生们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头脑风暴。

  作为江北新区第一所“双碳”示范校,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将“双碳”理念深深根植于学校的教学和建设中。从楼顶的光伏发电到学生的“双碳”实践,从低碳科普营到双碳科普进校园,学校将“双碳”与劳动、科学相结合,实现多学科联动教学,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学生的“双碳”实践推向社会,将专家学者引入学生课堂,在双向奔赴中真正落实碳减排奋斗目标。

  “你们知道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具体指什么吗?”

  杨老师刚说完,台下的小谷粒们齐刷刷的举起了手。

  “‘双碳’就是说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国家的‘双碳’计划做些什么呢?”

  “节约用电、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报告厅里,小谷粒们的应答声此起彼伏,节能减耗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行动,是不需要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生活习惯。

  从传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到全球碳排放,从新能源的优劣分析到光伏发电的原理与工程设计,杨老师从专业角度进行细致讲解,与学生互动交流,在问答和讨论中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光伏即太阳能系统,是指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一套太阳能组件十分复杂,你们拿在手里薄薄的一片,其实由7层不同的材料组成。”

  小小的光伏板在小谷粒的手中传递,所到之处激起了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光伏板原来这么薄,小小的一块薄板里面竟然蕴藏着巨大的秘密。”

  讲座最后,杨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名新能源工程师,你想做些什么?”

  “我想开发出更多种类的新能源,让人类真正实现能源自由,同时又能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让我们的后代都能在绿水青山中长大。”这是孩子真诚的表达,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场追“光”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南工大实小秉持“心有根,创无限”的教育理念,将科技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智慧,携手创新,胸怀远大理想,共筑美好未来。(撰稿:徐丽姣 审核:陈曦)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