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创谷儿童学党史 大学教授来解说
南工大实小组织参观“百年党史”系列展览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推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2021年12月27日下午,南工大实小组织部分党员和学生参观“百年党史”系列展览。
作为“江北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单位,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慧老师和研二学生王子懿走进童创谷,对小学生进行详细讲解。
李老师和王同学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伟大建党精神,从日出东方的“红船精神”到星火燎原的“长征精神”,从服务人民的“雷锋精神”到矢志不渝的“红旗渠精神”,再到伟大的“抗疫精神”,娓娓道来的红色故事,让同学们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读史可以明志,鉴史可以塑心。学习党史、国史,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向前的必修课,南工大实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希望把“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带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小朋友们参观完,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党史 跟党走
三(1)班 宋承刚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下午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青春向党,礼赞百年”党史陈列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党的历史长河。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那些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浴血奋战。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拯救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
烽火已是昨日,但是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正在打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对生死考验,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心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党的伟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现在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新时代少年需要从小事做起,用坚定的信念,指导未来的方向,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红船精神
三(2)班 梁乐山
今天,南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来给我们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红船精神”。
1921年7月23日,我国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会议遭到法租界的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份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也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从这里,我了解到当时毛泽东等同志一心救国的迫切心情,正因为有了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学校组织的“红色文化营”中,让我们小学生了解了那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我们应该向周总理那样,从小立下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长征精神
三(2)班 杨曦月
今天,南工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来给我们讲党史的故事,其中我最难忘的就是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军长征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有十万以上的红军战士。我还了解到,在整个长征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经常填不饱肚子,困难的时候只能用树皮来填饱肚子。在翻越雪山的过程中,很多红军战士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而自己却变成了永远的丰碑。正因为有这样一支不怕困难的红军队伍,我们的红军战士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作为祖国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
听红色文化,做红色传人
三(2)班 李沐益
今天在学校组织的“红色文化营”课后服务的活动中,南工大马院的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党史”课。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今年暑假的一次红色之旅。
假期,我和父母来到了家乡红色教育基地——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馆内丰富的历史展品深深震撼了我。通过现场的图片、实物和爸爸妈妈的讲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个英雄人物好像就在我身边一样,这些革命英雄真是我们的楷模,是他们扛起了民族复兴的大旗。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只有不断了解红色文化,才能知晓红色人物,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传人。
观看建党百年陈列
三(1)班 李静宜
今天下午,我们去看了建党百年陈列展,里面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红军不怕远征难"讲的是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一共走了两万五千里,日平均行37公里,跨越18条山脉。其中五条山脉,终年积雪。除此之外,还需要渡过24条河流,穿越方圆15200平方公里的草地。需要经历很多战役,还要躲避敌人的追击。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的奇迹。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多么令人振奋人心的时刻。
通过这次陈列展,我知道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学习,建设更加富强美丽的祖国。
党员同志也纷纷表示要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理想信念,以奋勇向前的姿态在工作岗位上干出新业绩,用优异的业绩推动童创谷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撰稿:王蕾 审核:马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