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经验中追寻童心表达
江北新区、浦口区、六合区美术联片教研活动在南工大实小举行
12月27日,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区、六合区三区联片美术教研活动在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举行。
南京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黄绍、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凌世贵、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戴少宏、江北新区乡村美术骨干教师培育站全体成员以及浦口区和六合区部分美术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三区联片教研活动分为课堂展示和互动研讨两个部分。
围绕主题“在真实经验中追寻童心表达”,四位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课堂上以生为本,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巧设思路、创新环节,从学生真实经验入手,探寻童心最深处表达,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江北新区南工大实小陈诚老师执教的《虾和蟹》,是一节基于儿童立场的美术课。陈老师用摸物猜物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在教学伊始就点燃了孩子们想象的热情,接着通过想、找、比三个方面引导孩子围绕虾和蟹的基本形体和老师一起画,再通过让学生观察虾蟹实体进一步深入观察,指导学生抓住本质特征,让学生来指导老师修改完成范画,巧妙的课堂设计和精彩的师生互动激发了孩子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浦口区新浦实验小学李进老师执教《会说话的手》,从“手会说话”导入,通过多个手势动作带领学生开启了一系列探究、实践、体验活动,建立了七个用手来“表达”的层次教学,整节课循序渐进、紧扣教学重点,强调儿童的体验性学习。
六合区实验小学孙雅琦老师则从“牛年”入手,带领学生们走进《生肖趣印》的世界。孙老师通过识牛貌—画牛稿—刻牛章—钤牛印的科学认知程序,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享受着美术学习的乐趣。整节课不疾不徐、步步踏实,引领学生“留”于观察,“言”出精彩,让“童心”学习更好地发生。
江北新区长城小学朱文俊老师深入了解学情,整合地域资源与传统文化,创新使用雪弗板新媒材,为大家带来了一节不一样的《图形印章》。她从图形美和方法巧两大板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印章的特点,感受印章的形与色,体验制作印章的乐趣,同时宣扬了本土美食文化。整节课思路顺畅、层层递进,是一节现代媒材和传统艺术相融合的示范课。
四节课结束后,互动研讨,江北新区美术教研员黄绍主持。三区联片美术教研员分别对几节课进行点评。他们肯定了四位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同时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给出了细致地指导建议。黄绍老师指出: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应该将视角落在孩子们身上,只有他们在课堂上体验了、收获了、生长了,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有创造、有生成、有无限可能的课堂。
南京市美术教研员祖金明精彩点评和总结,他强调美术课堂上,要从材料、方法、能力、认识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学生主动深入思考、勤于动手丰富体验、学有收获切实提高上多下功夫,谢绝浮华回归本质,让学生的能力素养切实得到提高。
本次三区联片教研通过区域联合研究,增进了教师之间美术教育教学交流,促进美术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观念,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拓宽艺术视野,让“真”的童心在美术课堂中萌发。(撰稿:闫婕 审核: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