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督导>详细内容

教育督导

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能源资源研究所一行调研南工大实小 双碳 学校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14 16:29:1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探索构建新区“双碳”示范学校建设路径,开展新区“双碳”示范学校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工作,确保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更适用、可行,5月13日上午,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能源资源研究所一行调研南工大实小“双碳”学校建设。

  参加专题调研工作的有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江苏低碳项目办胡其颖主任、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能源资源研究所所长力、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能源资源研究所张婧欣、江苏两山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总经理孙宾、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史炳松主任和赵琰科长等。南工大实小校级领导接待并配合调研工作。

  作为江北新区首批“双碳”示范学校之一,南工大实小有哪些可行性的举措,调研团一行在胡红校长的带领下走进不同区域实地了解。

  “紫色小番茄!”“这几盆草莓长得真好,有红的了!”“豇豆藤上架啦!”绿意盎然的阳台农场给调研组带来惊喜。在童创谷,每个教室外的阳台都成了学生亲手种植的劳动实践基地,处处可见绿,常常花果香。学生在阳台农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随时观察植物生长并记录自己的发现。调研组对这一“种出来的零碳空间”大为赞赏。

  走到三楼公共区,“碳究世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学校在“绿色校园”理念下,由师生、家长共同参与打造的“双碳”主题学习空间。《把根留住》的校园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校在这样一个“不一样的教室”里,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初步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长大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登上教学楼楼顶,调研团参观了100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这是江北新区建设“双碳”示范学校的首个示范项目,选用了苏美达辉伦品牌单晶高效光伏组件,光伏产生的直流电逆变为学校可直接使用的绿色交流电。光伏板发的电优先提供给学校使用。该项目预计每年可产生绿色电力11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多吨。本学期,学校还增加配置了新能源车辆充电桩,成为“双碳”示范校的又一助力。

  参观完校园,南工大实小校长胡红从校园建设、能源资源管理、教育推广等方面对“双碳”示范校创建工作做了详细汇报。

  胡校长表达了学校对“双碳”理念的认知与思考。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环境愿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南工大实小厚植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思想观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着力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学校以“童创谷”为定位,积极推进“碳究世界”项目实施,强调知行合一、学思结合,优化生态文明教育的项目方式与路径,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

  胡校长介绍,南工大实小研究的课题《“不一样的教室”:儿童参与学习空间开发的案例探索》已成功立项江苏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该课题基于儿童参的赋权视角,根据儿童的能力水平与学习空间的功能特点,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探索儿童适性、适时、适量参与学习空间的创意开发,构建特色化、情境化、具有生命意义和社会情感关系的学习空间。“碳究世界”是儿童参与学习空间开发的重要选项。学校正在进行的“劳动周”也立足“双碳”理念,鼓励学生创意实践,用双手美化低碳校园。学校还与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开展的“大运少年”项目合作,开展“大运少年·碳究世界”童创谷生态文明教育项目,推动“以文化人”和“立德树人”为目的的文化与教育的融合。

  对“双碳”示范学校建设,胡校长介绍,学校除了积极建设“双碳”浸润的校园文化空间,还设立“双碳”主题的教育教学目标。比如,开展“双碳”知识阅读,深化价值认同;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双碳”教育;开展家校社协同的“双碳”主题教育活动等。今后,学校讲积极开发“双碳”教育的课程资源体系,并以此促进教师“跨学科教学”的专业成长。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形成“双碳”示范学校的区域样板。

  听取学校汇报之后,调研组一行对于南工大实小正在探索并实施的“双碳”示范学校建设路径与取得的成果高度赞赏。

  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能源资源研究所的赖力所长盛赞南工大实小先进的办学思考,特别感受到学校对“双碳”理念的深刻认知与有效实践。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江苏低碳项目办胡其颖主任认为,南工大实小目前在“双碳”学校建设方面的工作与成效都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甚至可以与国际先进学校媲美,并表示愿意为南工大实小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史炳松主任表示,南工大实小作为江北新区首批“双碳”示范学校已经“示范”先行,希望学校能对《江北新区“双碳”示范学校建设指南》提出反馈意见,对新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双碳”示范学校建设标准做出应为与可为的贡献。(撰稿:蔡静 审核:胡红)

【打印正文】